close

"如何閱讀一本書""習慣領域""學習地圖""十倍速影像閱讀""東方學習革命" 等書

歸納出五大要點:習慣、思考、記憶、練習與筆記 下面則是細說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習慣:

大部分的人的都會忽略的要點 可是卻是最重要的一點

因為所有的讀書技巧到最後都成為了習慣 成為不自覺的自動導航

然而很多壞習慣也是以習慣的方式出現 "命好不如習慣好"說的就是這個道理

如何培養好習慣呢? 有四個步驟「覺、學、用、享」(發覺、學習、使用、分享)

要靠平時的努力和長期的耕耘才能獲得的

有個說法說努力持續21天就會成為一個習慣

思考:

在理科稱為理解 在文科叫做聯想

理解就是一直問問題 並且順著一套邏輯找出答案 直至基本假設出現為止

聯想就是用對自己有意義的邏輯 把兩個事物連結起來

思考是讀書中最重要的事情 讀書一直運用的就是這個能力

記憶:

記憶是考試最重要的要點 記憶是天生的能力 但是也可以靠後天的技巧補足

記憶的兩大主軸是"樣式""連結"

樣式指的是已知、熟悉的事物 也就是心理學上的"基模"

連結指的是兩者的關聯 可以自己想像 最好是有意義的想像

底下是常用的方法:

第一步

是找出關鍵字 關鍵字是一直出現的字句 或者作者一直解釋的字句

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是一組不超過七(七正負二)個字的字句

第二步

是具體化 是給予一個現實事物(看的到或摸得到或聞得到...)的連結

可以更加的誇張 記憶效果會更好

ps.在理科似乎理解就可以達到不錯的記憶效果

練習:

就是寫題目 "不同"的類題 (不同的類題才會有練習的效果)

熟練自己會的 找出自己不會熟悉的,這一步通常花很多時間

筆記:

分成兩種:筆記和學習日誌

筆記:

將所學習到的知識加以吸收與整理 以有條理的方式書寫在活頁紙上的行動

     

 

將筆記分為三大類型 分別為"資料庫""定義區""圖文區"

      資料庫:一些未經整理的文句

      定義區:關鍵字的解釋

      圖文區:已經整理過的資料 用圖案的方式描述出整體架構

      常見的重點是課本的圖片 常見的技巧是心智圖

學習日誌:

觀察自己平常的學習狀況 記錄下來

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並加以保持和改進的利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i Lina 的頭像
    Lai Lina

    PDCAR預見未來PDCAR

    Lai 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